伤口评估及测量是伤口处理的第一步, 对准确判断伤口问题、选择有效方法、促进伤口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伤口评估内容主要分为一般资料、全身评估和局部评估三部分。
一般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伤口类型、部位、分期(黑期、黄期、红期、粉期)、持续时间、初诊日期等。
全身评估
一问二量三查四看
一问:询问患者原发病、饮食结构及饮食量、使用药物的名称及持续时间、排泄状况、睡眠及心理状况。
二量: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对怀疑血糖异常者应监测血糖。
三查:诊断性检查和查阅既往治疗记录。
四看:查看患者活动能力、肢体感觉及功能状况。
局部评估
一视二嗅三触四量五摄六录
一视:查看伤口颜色、渗液量(使用垂直吸收型敷料,敷料24小时浸湿面积小于伤口大小的25%为少量,25%~75%为中量,大于75%为大量)及其性质(脓性、血清性、血性),所选敷料吸收和管理渗液的情况。
二嗅:靠近伤口5~10 cm 闻气味(粪臭:大肠杆菌;腐臭:G-厌氧菌;腥臭:绿脓杆菌;恶臭:混合感染)。
三触:触摸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的范围,评估伤口疼痛情况。
四量:测量伤口温度、面积(以人体纵轴为长,横轴为宽)、深度及潜行的方向和深度。
五摄:在同一方向、同一角度用同一相机摄取伤口照片。
六录:记录评估结果。
在处理任何伤口前,需要对患者伤口状况进行客观评估,伤口测量是伤口评估内容的重要部分。正确的伤口测量能如实的反映伤口的一般情况,以判断伤口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并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
伤口测量的内容包括伤口大小、伤口深度、潜行、窦道与瘘管。其正确的测量方法:
1测量伤口大小
无论伤口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伤口的长度应沿着身体长轴方向测量,宽度应沿着与长轴垂直的方向测量。测量表面最宽、最长处,以头为坐标,纵向为长,横向为宽。单位默认为厘米。
2伤口深度
是以伤口的最深部为底部垂直于皮肤表面的深度。其测量步骤是将无菌细棉签垂直于伤口表面放入伤口的最深处,令镊子平齐于伤口表面夹住棉签,拿出棉签,棉签头到镊子的长度就是伤口的深度。
3伤口潜行
是伤口边缘与伤口床之间的袋状空穴,是无法从伤口表面看到的深部被破坏的组织。测量时可用无菌棉签或探针沿着伤口边缘深入至能到达的最深处,棉签或探针与皮肤表面平齐到棉签或探针头端的距离即为潜行深度。潜行通常呈隧道型分布,以患者的头部为12点,足部为6点,按顺时针方向测量与记录。
4窦道与瘘管
1)窦道是由于组织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其测量内容包括深度和方向。方法是使用无菌棉签或专用探针沿窦道方向深入直到盲端,用镊子夹住露在皮肤表面的棉签或探针,棉签或探针与皮肤表面平齐到棉签或探针头端的距离即为窦道深度。窦道方向的测量方法同潜行。
2)瘘管是由于组织坏死形成的两端开口的通道,探测时无盲端,许多瘘管伤口表面与脏器相通,目前没有具体的测量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wyz,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xford.com.cn/%e4%bc%a4%e5%8f%a3%e8%af%84%e4%bc%b0%e5%8f%8a%e6%b5%8b%e9%87%8f%ef%bc%88%e5%80%bc%e5%be%97%e6%94%b6%e8%97%8f%ef%b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