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知识点: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怎么理解?小编为你整理如下: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脏腑显现于外的生理表现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呈于外,故称“藏象”。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和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1.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与脏同,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的主要功能是化生和储藏精气,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既有异于五脏,又有别于六腑,虽有类似五脏的储藏精气的作用,但形态位置与五脏迥异。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脏腑的功能活动也为精、气、血、津液的生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体现。

2.藏象学说的特点

(1)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的五脏中心论。

(2)以“象”来考证“脏”的功能活动。

(3)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

3.五脏及主要生理功能

(1)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肺: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位于中焦,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位于胁部。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位于腰部,故称“腰为肾之府”。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4.六腑及主要生理功能

(1)胆:附于肝,胆内所藏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决断,助消化。

(2)胃:位于中焦,上口为贲门接食管,下口为幽门通小肠。胃分3部,分别称为上脘、中脘、下脘,统称胃脘。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和主降浊。

(3)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接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4)大肠:位于腹中,上端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下端紧接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传化,即传导、变化。大肠接受小肠下输的食物残渣,向下传导,同时吸收其中部分水液,将糟粕变化为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5)膀胱:位于下腹。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水液经肾的气化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容量,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

(6)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作为六腑之一,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水速。通行元气是指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元气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运行水液是指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三焦的水道通利,水液才能正常代谢。

5.脏腑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阴阳表里互相配合的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阳者为表,阴者为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相互配合,由其经脉互为络属,使得五脏与六腑在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病理变化相互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wyz,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xford.com.cn/%e6%8a%a4%e5%a3%ab%e8%b5%84%e6%a0%bc%e8%80%83%e8%af%95%e7%9f%a5%e8%af%86%e7%82%b9%ef%bc%9a%e8%97%8f%e8%b1%a1%e5%ad%a6%e8%af%b4/

(0)
wyzwyz
上一篇 2025年7月2日 下午12:42
下一篇 2025年7月2日 下午12: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