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复习讲义:第五节(一)医院内感染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医院内感染

(一)概念

实际工作中,医院内感染多使用狭义的概念,即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是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包括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院外发生的感染。

(二)分类

医院内感染按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两类。

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病人所引起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自身所引起的感染。在病人体内或体表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而不致病;当人体的健康状况不佳、免疫功能受损、正常菌群移位,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时,引起的机体感染。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1.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控;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

2.环境污染严重,病原体来源广泛。医院是病原体汇集的场所,如卫生设施不足或处理不当,感染机会会增加。

3.易感人群增多。住院病人中的慢性疾病、恶性疾病、老年病人的比例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弱,而某些治疗方法如化疗等又可降低病人对感染的防御能力。

4.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病人正常菌群失调,从而耐药菌株增加,使内源性感染增加。

5.介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使因器械污染、皮肤黏膜损伤所致感染的机会增多,如各种导管、穿刺针、内镜等的使用。

原创文章,作者:wyz,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xford.com.cn/%e3%80%8a%e5%9f%ba%e7%a1%80%e6%8a%a4%e7%90%86%e5%ad%a6%e3%80%8b%e5%a4%8d%e4%b9%a0%e8%ae%b2%e4%b9%89%ef%bc%9a%e7%ac%ac%e4%ba%94%e8%8a%82%ef%bc%88%e4%b8%80%ef%bc%89%e5%8c%bb%e9%99%a2%e5%86%85%e6%84%9f/

(0)
wyzwyz
上一篇 2025年6月25日 下午3:53
下一篇 2025年6月25日 下午3: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