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变化
1.生殖系统
(1)子宫
1)子宫体:明显增大变软,妊娠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
2)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时长约1cm,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可达7~10cm。
3)子宫颈:孕期子宫颈血管增多伴水肿,外观肥大,呈紫蓝色。颈管腺体因受孕激素影响分泌增多,形成黏稠的黏液塞,有防止细菌侵入的作用。
4)阴道:妊娠时阴道黏膜着色、增厚、皱襞增多,结缔组织变松软,伸展性增加。阴道分泌物增多成糊状。5)外阴
(2)卵巢:妊娠期略增大,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妊娠黄体于妊娠10周前产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维持妊娠,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取代。
(3)输卵管:妊娠期输卵管伸长,但肌层无明显增厚。
2.乳房
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乳晕变黑,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小隆起,称蒙氏结节。妊娠末期,尤其在接近分娩期挤压乳房时,可有数滴稀薄黄色液体溢出称初乳。
3.循环及血液系统
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40%~45%,平均约增加150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浆约增加1000ml,红细胞约增加500ml,使血液稀释,出现妊娠生理性贫血。
如孕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天内,易发生心衰。
心排出量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临产后,特别在第二产程期间,心排出量显著增加。心率每分钟增加10~15次。
妊娠期盆腔血液回流至下腔静脉的血量增加,右旋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若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预防产后出血有利,血小板数无明显改变。
4.泌尿系统:自妊娠中期,由于孕激素的作用,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输尿管有尿液逆流现象,孕妇易患急性肾盂肾炎,以右侧多见。
5.呼吸系统:妊娠后期以胸式呼吸为主,气体交换保持不减。
原创文章,作者:wyz,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xford.com.cn/%e3%80%8a%e5%a6%8a%e5%a8%a0%e3%80%81%e5%88%86%e5%a8%a9%e5%92%8c%e4%ba%a7%e8%a4%a5%e6%9c%9f%e7%96%be%e7%97%85%e3%80%8b%ef%bc%9a%e5%a6%8a%e5%a8%a0%e6%9c%9f%e6%af%8d%e4%bd%93%e5%8f%98%e5%8c%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