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病人多数只表现为黑便,在幽门以上病人呕血、黑便的症状常兼有,但是在出血量小、出血速度慢病人也常仅见黑便。而幽门以下病变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可反流入胃也可有呕血。呕血多呈咖啡色,黑便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若出血量大,血液在肠内推进较快,粪便可呈暗红或鲜红色,呕吐的则可为鲜红或有血块,是由于血液未经与胃酸充分混合而呕出。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出血,循环血容量可迅速减少,致使周围循环衰竭,心排出量降低,可出现一系列表现,如头晕、乏力、突然起立发生晕厥、心率加快、出汗、脉细数、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精神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也可有少尿或无尿,如有发生应警惕并发急性肾衰竭。
3.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常增高,称其为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在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24~48小时可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4.3mmol/L(40mg/dl),3~4天后降至正常。其原因主要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血液中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引起。
4.发热: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5.血象变化:一般出血3~4小时后可有贫血。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可增高,白细胞计数也可暂时增高,血止后2~3天即恢复正常。但肝硬化出血病人如伴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原创文章,作者:wyz,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xford.com.cn/%e3%80%8a%e6%b6%88%e5%8c%96%e7%b3%bb%e7%bb%9f%e7%96%be%e7%97%85%e7%97%85%e4%ba%ba%e7%9a%84%e6%8a%a4%e7%90%86%e3%80%8b%ef%bc%9a%e4%b8%8a%e6%b6%88%e5%8c%96%e9%81%93%e5%a4%a7%e9%87%8f%e5%87%ba%e8%a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