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后穿刺点处理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后穿刺点处理方法。中心静脉置管是指从静脉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至上下腔静脉靠近右心房处, 主要用于外科大手术、急诊抢救、肠外营养及肿瘤患者的化疗等,常见置管部位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使用一般不超过1个月,为避免出现不良并发症,患者出院时应及时拔除。而拔除后穿刺点如何处理,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呢?

穿刺点只要出血不止即可,为何要密封24h?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PICC、CVC、PORT还应保持穿刺点24h密闭。

解读说明:导管拔除后,应按压穿刺点直至止血,并检查静脉导管的长度与置入长度是否相符,以判断有无导管残留在体内。PICC、CVC、PORT拔除后,为预防空气栓塞及穿刺点感染,还应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保持穿刺点24h密闭。

空气栓塞是如何形成的?

空气栓塞的发生需要两大条件:一是气体有进入血管系统的通道,二是有一定的压力差,即大气压力高于血液压力。在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进入静脉的空气,随血流(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随血液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空气进入右心室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内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因而从机体组织回流的静脉血不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

达到多少空气才会造成危害?

研究证明,当两者压力差达到5cmH20(1kPa=10.2cmH20 ),通过14gaugee(6F)的管道,空气将以100ml/s的速度进入血液.静脉空气栓塞的致死量为200-300ml。也有报道认为气体以100ml/s速度进入血管系统,累积量达300-500ml时可引起死亡。

发生空气栓塞后临床表现?

患者感觉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有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发生空气栓塞后如何处理?

★ 当出现空气栓塞症状后,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

★ 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患者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 必要时将空气尽可能的抽出。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

如何预防空气栓塞发生?

★ 拔除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必须立即严密封闭。

★ 输液前排尽导管内空气,避免空气进入血管内。

★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 完善拔管流程:拔导管时取平卧位,导管拔出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夹闭导管腔或用手指压在拔管后的皮肤上,不要过度按压或用力磨擦颈动脉,导管拔除后速用无菌棉球按压(用3个手指约0.5kg重)5min后,贴3M敷贴24h。嘱患者静卧15- 30 min。

原创文章,作者:wyz,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xford.com.cn/%e4%b8%ad%e5%bf%83%e9%9d%99%e8%84%89%e5%af%bc%e7%ae%a1%e6%8b%94%e9%99%a4%e5%90%8e%e7%a9%bf%e5%88%ba%e7%82%b9%e5%a4%84%e7%90%86%e6%96%b9%e6%b3%95/

(0)
wyzwyz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12: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