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上有关公立医院将逐步取消编制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作为医务工作人员,是否取消编制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此类消息也时刻牵动着我们的神经。那么医院编制是否真的要取消,医院编制现状如何呢?
网络上关于“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的消息,大多来源于国务院2015年下发的关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两个文件,即《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也就是说,网络上关于“取消编制”的说法依据于此,但通过对相关文件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取消编制”的说法并不可靠。
编制改革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改革不等于取消。这两个文件中明确:要在地方现有编制总量内,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也就是说,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第一步是要“合理核定编制总量”,第二步是“实行编制备案制”,而非广为流传的“取消编制”。同时结合各地医疗卫生工作现状,还远未形成“取消编制”的条件。
相对于目前的人口数量、医疗需求来说,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人才是紧缺的,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更进一步增大了医疗工作人员的缺口。尤其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条件艰苦,盈利能力较弱,医务人员发展空间有限,拿什么吸引人才?可能最有吸引力的还是编制。
另外对于近年来奋战在防疫的医护人员来说,编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定心丸”。公立医院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身处其中的医务工作者也具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如果全面“取消编制”,医院失去了其公益性,对于防疫卫生工作必定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地区对于驰援疫区的医务人员都给予了进编制的政策激励。因此在现阶段,编制的作用对于医疗机构、对于医务工作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未来医疗编制将走向何方我们尚不能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当前阶段“取消编制”还为时尚早。但这也在提醒我们“进编制需趁早”,不要等到编制取消那一天才追悔莫及。
原创文章,作者:wyz,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xford.com.cn/%e5%8c%bb%e7%94%9f%e4%ba%8b%e4%b8%9a%e7%bc%96%e5%88%b6%e5%8f%96%e6%b6%88%e4%ba%86%e5%90%97%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