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 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

1.心脏骤停患者的心源性原因:冠心病最多见。

2.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或扑动最为常见。

3.心脏骤停的诊断: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确诊。判断过程要求在10秒内完成。

4.循环停止4~6分钟,大脑将发生不可逆损害。

5.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力度使胸骨下陷5~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通气比为30:2,按压和松开的时间比为1:1。

6.开放气道的方法:一般情况,仰头举颌法;如颈椎损伤,用托颌法。

7.人工呼吸每分钟均匀地吹气10~12次,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看见患者胸廓抬起方为有效。

8.呼吸囊(简易呼吸器)用EC手法固定,每次压入500~600ml潮气量。

9.复苏成功的标志: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压60mmHg以上;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恢复;发绀减退;昏迷变浅。

10.首选的复苏药物:肾上腺素。

11.利多卡因是治疗和预防心室颤动的首选药物。

12.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

13.小儿心肺复苏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胸腔前后径1/3~1/2;按压频率:除新生儿(120次/分)外,均至少100次/分。

14.小儿心肺复苏按压通气比:新生儿为3:1。>8岁儿童同成人,无论单、双人操作均为30:2。<8岁儿童双人操作为15:2,单人操作为30:2。

原创文章,作者:wyz,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xford.com.cn/2023%e5%b9%b4%e6%8a%a4%e5%a3%ab%e8%b5%84%e6%a0%bc%e8%80%83%e8%af%95%e8%80%83%e7%82%b9%e5%bf%83%e8%84%8f%e9%aa%a4%e5%81%9c%e6%82%a3%e8%80%85%e7%9a%84%e6%8a%a4%e7%90%86/

(0)
wyzwyz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上午11:45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上午11:50

相关推荐